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什么的短视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2、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5、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6、3、鉴赏“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7、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8、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
9、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10、“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
11、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
12、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13、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14、全诗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2) 每逢佳节倍思亲。
15、(3) 遥知兄弟登高处,(4)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1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17、作品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18、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19、忆:想念。
20、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1、(2)异乡:他乡。
22、(3)倍:加倍,更加。
23、(4)遥知:远远的想到。
24、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25、(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26、[1]作品译文意译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27、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28、[1] 韵译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29、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30、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31、他们佩带茱萸,但是少我一人。
3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33、原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5、译文: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36、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37、赏析:写游子思乡怀亲。
38、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39、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40、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41、“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42、全文22211zjcjhLV.202018-01-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3、”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
44、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7、”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48、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9、你一个人外出打工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熟人;逢年过节别人合家团圆时,你一个人行孤影单时想念自己的亲人。
50、你这个时候的心情就是这样的诗意了。
51、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52、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5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54、诗人先写自己流浪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然后又写家乡的兄弟也登高怀念自己,从而表达对家乡,对友人的深切思。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