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诗名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2、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3、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4、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5、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6、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7、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8、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9、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10、原文: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译文: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
13、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14、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
15、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16、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17、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1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夜雨寄北 首句先从对方说起,自问自答说没有归期,一股惆怅之情已经暗暗蕴蓄其中。
19、 下一句突然转入写景,巴山夜雨,表面的突兀,却是巧妙的回答了未有期的原因:大雨阻挡了归途。
20、也是寓情于景,给诗歌笼罩了一重惆怅的气氛。
21、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描写自己出门在外,对家人(或单指妻子)的深切思念,想回家却又不知何时才能归去。
22、长年浪迹异乡的人,最适用“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诗,来表示自己矛盾无奈的心情,“西窗剪烛”也成了与亲友灯下长谈的代名词。
23、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24、李商隐写得真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