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刘阿斗真的是废物吗,刘阿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
2、一开始,由於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麼大问题。
3、后来,这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4、 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并且封为安乐公。
5、有一 扶不起的阿斗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
6、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
7、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
8、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麼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9、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10、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11、”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12、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13、”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
14、”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
15、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16、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17、”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18、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19、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20、 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
21、一开始,由於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麼大问题。
22、后来,这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23、 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并且封为安乐公。
24、有一 扶不起的阿斗 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
25、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
26、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
27、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麼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28、 编辑本段故事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
29、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30、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31、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32、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祎、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
33、到蒋琬、费祎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34、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
35、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音xì)正和刘通两个人。
36、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
37、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38、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 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39、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40、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41、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
42、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43、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
44、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45、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话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46、”(“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47、)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48、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49、”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50、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51、”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
52、”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
53、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54、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55、”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56、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57、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58、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
59、一开始,由於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麽大问题。
60、后来,这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61、 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并且封为安乐公。
62、有一 扶不起的阿斗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
63、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
64、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
65、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麽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66、编辑本段故事.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
67、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68、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69、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70、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祎、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
71、到蒋琬、费祎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72、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
73、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合(音xì)正和刘通两个人。
74、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合正指点。
75、平时、刘禅根本没把合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合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76、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 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77、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78、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79、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
80、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81、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
82、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83、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话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84、”(“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85、) 合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86、回到刘禅的府里,合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87、”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合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88、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89、”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
90、”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合正的话,就把合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
91、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92、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合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合正教我的。
93、”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94、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95、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96、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
97、一开始,由於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麼大问题。
98、后来,这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99、 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并且封为安乐公。
100、有一 扶不起的阿斗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
101、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
102、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
103、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麼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104、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
105、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106、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107、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108、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祎、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
109、到蒋琬、费祎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110、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
111、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音xì)正和刘通两个人。
112、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
113、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114、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 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115、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116、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117、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
118、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119、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
120、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121、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话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122、”(“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123、)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124、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125、”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126、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127、”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
128、”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
129、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130、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131、”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132、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133、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