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搭脚手架人工多少钱一平方(搭脚手架)

2022-11-03 06:40:54

问题描述:

搭脚手架人工多少钱一平方(搭脚手架),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11-03 06:40:54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搭脚手架人工多少钱一平方,搭脚手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普通悬挑架的搭设方法:悬挑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水平悬挑→纵向扫地杆→立杆 →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2、定距定位。

3、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4、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

5、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6、其余按一下构造要求搭设。

7、扩展资料:脚手架的铺设要求: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8、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9、3、脚手片须用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1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的搭设方法本现场脚手架主要用于防护和装修使用,因此采用外装修双排金属外架子。

11、架体全高30米。

12、由持证的架子工进行操作,并有工长交底。

13、 基础:基础做到平整、夯实、不留空隙,没有软土和杂物。

14、基础打250*250mm C20素混凝土梁并做好排水,为了加强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及架子的平整度采用400*600mm槽钢做为架子的底托。

15、2、 架体:架体绑扎用直径Ф48mm壁厚3.2mm钢管并用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连接。

16、A、 大横杆:我们统称顺水,一般长4—6米,注意选材过于弯曲的不能使用。

17、要保持架体的水平,绑扎时还要注意大横杆的位置接口不能在同一个垂直线上,保证架体的完整,横杆间距为1.5米。

18、B、 立杆:我们统称立柱,一般也为4—6米长。

19、立杆下方设400*600mm槽钢。

20、立杆间距1.5米,并注意立杆的接口处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也不能用弯管。

21、C、 小横杆:小横杆是脚手架的受力杆件,设置小横杆可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架体的每个节点上均设置小横杆,并沿立杆交错设置,并要求两端均设直角扣件。

22、D、 扫地杆:加设扫地杆不但有利于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也能增强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23、因此架体的纵向与横向均设扫地杆,每个节点见扣件,扫地杆距梁20公分。

24、E、 剪刀撑:剪刀撑设置以利用增强脚手架的纵向刚度,阻止沿纵向倾斜。

25、提高立杆的承载力,剪刀撑在每个尽端和拐角中间。

26、每6根立杆为一组,角度为45—60度。

27、斜撑接点处距离不少于两个扣件。

28、3、 架体连接:拉接点的设置是保证架体垂直和提高承载力的有效保证,也是保证人身安全和安全的保证。

29、拉接点采用与主体幢号联接两头绑扣件,以有拉和顶的作用。

30、拉接点设置为水平7米、垂直4米。

31、4、 脚手板:脚手板以50mm厚,3米长木制脚手板铺设,并做到铺满、铺平,铺严,板端头不超过小横杆200mm。

32、铺板的小横杆保持在900mm内设置,并加设挡脚板。

33、我们在操作脚手板层下面设置一道平安全网,以起保护层的作用,操作层并加设防护栏杆,并封立网。

34、5、 安全网:整个架体采用全封密安全网,用密目绿色安全网封闭。

35、并做到封严、封牢固,还要做到定期检查。

36、平网在首层处设置一道,其它隔层设置。

37、6、 架子的检查与验收:脚手架搭设完毕,在投入使用前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搭设班长、使用班组和安技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38、验收合格由三方进行签字后方可使用。

39、脚手架所用的扣件、铁管、安全网均应采用正式厂家的,要和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

40、干了20年工地的老架子工,说出了快捷搭设脚手架的3个方法,建造师也爱出题。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