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摧枯拉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势不可挡,能够轻易地摧毁一切脆弱的事物。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战争和自然现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摧 | 摧毁,破坏 |
枯 | 干枯的草木 |
拉 | 拉断,折断 |
朽 | 腐烂的树木 |
整体意思是:像摧折干枯的草木、拉断腐烂的树木一样,形容力量强大,轻易地击败敌人或克服困难。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势如风如火,摧枯拉朽。”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军事行动、改革、进步等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情景 |
例句 | “改革的浪潮如摧枯拉朽,迅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雷霆万钧 |
反义词 | 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力不从心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军事战争 | “敌军士气低落,我军如摧枯拉朽般攻入城池。” |
社会变革 | “新政策出台后,旧制度被摧枯拉朽地推翻。” |
个人成长 | “他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学业上的突破。” |
五、总结
“摧枯拉朽”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强调某种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阻挡。它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可用于描述社会变革、个人奋斗等方面。掌握这一成语,有助于在写作和表达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摧枯拉朽”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帮助我们在不同语境中灵活使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