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的词语解释】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他一生经历宋元易代之变,仕途坎坷,晚年隐居不仕。其诗风沉郁,注重格律与用典,尤其在诗歌理论方面有较深造诣。他的《瀛奎律髓》是研究唐宋律诗的重要著作之一。
以下是对“方回”一词的相关词语解释与背景介绍:
一、
方回是南宋末年至元初的一位重要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以诗作严谨、风格沉郁著称。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文学批评领域留下了深远影响。其代表作《瀛奎律髓》对后世诗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生逢乱世,个人经历复杂,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常体现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二、词语解释表
词语 | 解释 |
方回 | 南宋末年至元初诗人、文学评论家,字万里,号虚谷。 |
虚谷 | 方回的号,寓意其隐逸之志与高洁人格。 |
瀛奎律髓 | 方回编撰的唐代律诗选集,是研究唐宋律诗的重要文献。 |
律诗 |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讲究平仄对仗,结构严谨。 |
格律 | 指诗歌的音韵、对仗、结构等规范要求。 |
用典 | 在诗词中引用历史故事、典故或前人诗句,增强表达效果。 |
宋元易代 | 指中国历史上宋代灭亡、元代建立的时代更替。 |
隐居 | 方回晚年因政治失意而退隐山林,不再参与朝政。 |
诗风 | 方回的诗歌风格沉郁、含蓄,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
文学评论 | 方回在诗歌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方回”不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与文学精神。他在诗歌创作与评论上的贡献,至今仍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