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去投宿要300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数学问题。其中,“三个人去投宿要300元”是一个经典的逻辑题,表面上看是简单的加减法,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容易让人混淆的细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并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答案。
一、问题描述
三个人一起外出旅行,晚上决定投宿。他们走进一家小旅馆,老板说:“每人100元,总共300元。”于是三人各出100元,凑够了300元交给老板。后来老板发现价格有误,实际应为250元,于是让服务员退还50元给三人。
服务员拿着50元去找三人,但觉得50元不好分,就自己留下了20元,只退还了30元给三人,每人分到10元。这样一来,每人实际支付了90元(100元 - 10元),三人共支付了270元,加上服务员拿走的20元,总共是290元。那么剩下的10元去哪了?
二、问题分析
这个题目之所以让人困惑,是因为它在计算方式上存在误导。我们来一步步拆解:
1. 总金额:三人共支付了300元。
2. 实际费用:住宿费用是250元。
3. 退款:老板退回50元,服务员留下20元,退还30元。
4. 最终支出:每人实际支付90元,三人共270元。
5. 错误计算:有人会认为270元 + 20元 = 290元,剩下10元不见了,这是错误的。
三、正确理解
实际上,正确的计算方式如下:
- 三人共支付300元。
- 其中250元用于住宿,20元被服务员私留,30元退给了客人。
- 所以,300元 = 250元(住宿) + 20元(服务员) + 30元(退款)。
因此,并没有“失踪”的10元,只是在计算时出现了逻辑上的误导。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金额(元) | 说明 |
三人支付总额 | 300 | 每人100元 |
实际住宿费用 | 250 | 老板收取 |
服务员私留 | 20 | 未归还 |
退还客人 | 30 | 每人10元 |
三人实际支付 | 270 | 每人90元 |
总计 | 300 | 无缺失 |
五、结论
“三个人去投宿要300元”这个题目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谜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逻辑陷阱。关键在于不要将“270元”和“20元”简单相加,而是应该从整体出发,看清资金的流向。只要理清思路,就能轻松破解这个看似复杂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