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谏逐客书》是秦代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一篇奏章,旨在劝谏秦王不要驱逐来自六国的客卿。文章逻辑严密、语言犀利,是古代议论文中的典范之作。本文将对《谏逐客书》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对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思想。
一、原文摘录(节选)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以并国灭敌,霸西戎,遂霸诸侯。故曰:‘以地势为天下,不能为天下所用。’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而明珠不御,奇石不观,而美玉不采,然则是宝非秦地所出者,不可用也。此甚不然。
二、白话翻译
我听说官吏们建议驱逐客卿,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向西从戎地得到了由余,向东在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又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个人都不是秦国本地人,但秦穆公重用他们,最终兼并了国家,击败了敌人,称霸西戎,成为诸侯之首。所以说:“如果只依靠土地的优势,就不能真正掌控天下。”
如今陛下拥有昆山的玉石,有随侯珠、和氏璧,有明月之珠,佩戴太阿宝剑,乘坐纤离骏马,树立翠凤旗帜,敲打灵鼍鼓。这些宝物,秦国都不出产,但陛下却喜爱它们,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用秦国本地出产的东西才可用,那么夜光璧就不能装饰,明珠不能使用,奇石不能观赏,美玉不能采集。这样一来,那些不是秦国出产的宝物,就都不能用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三、总结与分析
内容要点 | 说明 |
作者 | 李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背景 | 秦王欲驱逐外来客卿,李斯上书劝谏 |
核心观点 | 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应广纳贤才 |
论证方式 | 历史例证 + 类比论证 + 反问设问 |
文章风格 | 逻辑严密,言辞恳切,具有说服力 |
翻译特点 | 白话易懂,保留原文结构与思想 |
四、结语
《谏逐客书》不仅是一篇政治奏章,更是一部关于人才、国家发展与开放包容的思想文献。李斯通过历史事实与现实对比,强调了吸纳外来人才的重要性,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治国理念。阅读此文,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政治智慧,也对现代组织管理与人才引进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