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宋濂传介绍】宋濂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还在政治上担任过重要职务,对明朝初期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明史·宋濂传》详细记载了他的一生,反映了他在学术与仕途上的成就与遭遇。
一、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他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早年隐居龙门山,专心治学。后因才华出众,被朱元璋召入朝中,参与编修《元史》,并担任太子的老师。他一生以严谨治学、忠诚事主著称,但晚年因牵涉胡惟庸案,被流放至四川,最终病逝于途中。
宋濂的文章风格典雅,注重义理与辞章的结合,其著作如《宋学士文集》《元史》等,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明初文坛的地位极为显赫,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播者之一。
二、《明史·宋濂传》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宋濂 |
字 | 景濂 |
号 | 潜溪 |
出生年份 | 1310年 |
逝世年份 | 1381年 |
籍贯 | 浙江金华 |
职业 | 文学家、史学家、官员 |
主要成就 | 参与编修《元史》;任太子师;文风典雅,影响后世 |
代表作品 | 《宋学士文集》、《元史》 |
政治经历 | 曾任翰林学士、侍讲学士,后因胡惟庸案被贬 |
历史评价 | “开国文臣之首”,忠于朝廷,学识渊博 |
人生特点 | 隐逸与入仕并存,重道义,淡泊名利 |
三、结语
《明史·宋濂传》不仅记录了一位文人从隐居到出仕、从荣耀到沉浮的全过程,也折射出明朝初年的政治风云与文化风貌。宋濂的一生,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的文章和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