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2、原标题“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生成的原创优质内容(+表格)
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与一位老友相遇的故事。故事中,吴起因公务繁忙未能及时赴约,但依然坚持在途中停下来与老友共餐,并且为自己的失约道歉。这一行为体现了吴起重情重义、守信重诺的品德。
该故事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德意义,反映了古代士人对诚信和友情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 从前,吴起外出时遇到了老朋友,便停下来请他吃饭 |
起曰:“待我而食。” | 吴起说:“等我吃完饭再一起吃。” |
故人曰:“先生与我久矣,何以不至?” | 老人说:“先生与我相识已久,为何今天才来?” |
起曰:“吾先日而食,今则后矣。” | 吴起说:“我之前已经吃了,现在才来。” |
故人怒曰:“夫子之不仁,舍我而自食也!” | 老人愤怒地说:“先生真是不仁,丢下我一个人自己吃饭!” |
起曰:“岂敢不仁?吾先日而食,今则后矣。” | 吴起说:“我怎敢不仁?我只是先吃了,现在才来。” |
三、内容解析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通过对话展现了吴起的性格特点:他注重礼节,讲究信用,即便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也不愿辜负老友的情谊。尽管老友误解了他的行为,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原则,表现出一种坚定而温和的处世态度。
此外,这段话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信”和“义”的高度重视,是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体现之一。
四、结语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不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诚信与礼仪的寓言。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仍应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与承诺,做到言行一致,不失本心。
如需进一步探讨此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或延伸阅读建议,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