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

2025-10-03 11:54:04

问题描述: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11:54:04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2、原标题“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生成的原创优质内容(+表格)

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与一位老友相遇的故事。故事中,吴起因公务繁忙未能及时赴约,但依然坚持在途中停下来与老友共餐,并且为自己的失约道歉。这一行为体现了吴起重情重义、守信重诺的品德。

该故事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德意义,反映了古代士人对诚信和友情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从前,吴起外出时遇到了老朋友,便停下来请他吃饭
起曰:“待我而食。” 吴起说:“等我吃完饭再一起吃。”
故人曰:“先生与我久矣,何以不至?” 老人说:“先生与我相识已久,为何今天才来?”
起曰:“吾先日而食,今则后矣。” 吴起说:“我之前已经吃了,现在才来。”
故人怒曰:“夫子之不仁,舍我而自食也!” 老人愤怒地说:“先生真是不仁,丢下我一个人自己吃饭!”
起曰:“岂敢不仁?吾先日而食,今则后矣。” 吴起说:“我怎敢不仁?我只是先吃了,现在才来。”

三、内容解析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通过对话展现了吴起的性格特点:他注重礼节,讲究信用,即便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也不愿辜负老友的情谊。尽管老友误解了他的行为,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原则,表现出一种坚定而温和的处世态度。

此外,这段话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信”和“义”的高度重视,是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体现之一。

四、结语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不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诚信与礼仪的寓言。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仍应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与承诺,做到言行一致,不失本心。

如需进一步探讨此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或延伸阅读建议,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昔时人已没读mei还是mo】在古诗词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字词发音不确定的情况,这不仅影响理解诗意,还可能影响...浏览全文>>
  • 【苏轼号叫什么】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浏览全文>>
  • 【苏轼寒食雨二首翻译】一、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浏览全文>>
  • 【苏轼跟佛印和尚的故事】苏轼与佛印和尚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友谊。两人不仅是文人之间的知己,更...浏览全文>>
  •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浏览全文>>
  • 【苏轼的资料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浏览全文>>
  • 【苏轼的轼怎么组词】“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名字中的“轼”字,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它...浏览全文>>
  • 【苏轼的诗列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浏览全文>>
  • 【苏轼的诗词名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浏览全文>>
  • 【苏轼的诗词大全】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