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粗枝大叶造句子】在日常语言表达中,“粗枝大叶”是一个常用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只注重表面或整体,忽略细节。这个成语在写作和口语中都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粗枝大叶”,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以及相关例句的整理。
一、成语总结
词语 | 粗枝大叶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含义 | 形容做事马虎、不细致,只注意大体而忽略细节。 |
出处 | 《朱子语类》:“粗枝大叶,不务精微。”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形容人的工作态度或做事方式。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了事 |
反义词 | 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
二、用“粗枝大叶”造句示例
序号 | 句子示例 |
1 | 他做事总是粗枝大叶,结果常常出错。 |
2 | 老师批评了他,因为他写作业太粗枝大叶,连基本的格式都不对。 |
3 |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大家都粗枝大叶,就很难保证质量。 |
4 | 她虽然聪明,但做事情太粗枝大叶,容易漏掉关键步骤。 |
5 | 这份报告内容很丰富,但因为粗枝大叶,有些数据不够准确。 |
6 | 他对待客户的态度非常认真,从不粗枝大叶地处理问题。 |
7 | 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错,但仔细一看,还是存在一些粗枝大叶的问题。 |
8 | 我们不能总是粗枝大叶地看待问题,应该多加思考。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粗枝大叶”。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适用于批评或指出他人做事不严谨的情况。若想表达中性或鼓励性的意思,可考虑使用其他词汇如“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等。
总之,“粗枝大叶”虽为贬义词,但在恰当的语境下,能够有效传达出对细节忽视的批评,是一种值得掌握的语言表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