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玉的典故为什么用捧着那块石头】一、
“卞和献玉”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和氏》,讲述了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因未被识别而遭斥责甚至断足。直到楚文王即位后,才识得此玉为稀世珍宝,命名为“和氏璧”。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忠诚与坚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识别的困难。
那么,“为什么用‘捧着那块石头’”呢?这其实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来强调卞和对这块玉的珍视与执着。虽然从字面看,“石头”似乎并不珍贵,但在故事中,它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象征着被埋没的才华或价值。因此,“捧着那块石头”不仅是物理上的动作,更是精神层面的坚守与期待。
二、表格展示
问题 | 答案 |
1. 卞和献玉的典故是什么? | 讲述楚人卞和两次献玉,因未被识别而遭受惩罚,最终被楚文王认可,玉被命名为“和氏璧”。 |
2. 为什么用“捧着那块石头”? | “石头”实为璞玉,象征未被识别的价值;“捧着”表现了卞和对玉的珍视与坚持。 |
3. 这个典故传达了什么寓意? | 表达忠诚、坚持、不被理解的苦闷,以及对真正识才者的渴望。 |
4. “石头”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象征被埋没的才华、价值或真理,需要有识之士去发现和认可。 |
5. 为什么说“捧着那块石头”是关键情节? | 因为这是卞和唯一能做的举动,也是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体现。 |
三、结语
“卞和献玉”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情节跌宕起伏,更因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而“捧着那块石头”这一细节,正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象征之一,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藏于平凡之中,唯有耐心与坚持,才能让隐藏的光芒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