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什么】“异曲同工”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不同的方法或形式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个成语不仅富有哲理,也常被用于文学、艺术、工作等多个领域,用来强调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异曲同工 |
拼音 | yì qǔ tóng gōng |
出处 | 《文心雕龙·声律》:“异曲而同工。” |
本义 | 不同的曲调,同样的效果。比喻方式不同,但结果一致。 |
引申义 | 方法各异,目的相同;风格不同,效果相似。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工作、生活等多领域,强调多样性和一致性。 |
二、详细解释
“异曲同工”字面意思是“不同的曲调,相同的技艺”。在古代音乐中,“曲”指的是乐曲,“工”是技艺或功夫。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虽然做法或路径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例如,在文学创作中,两位作家可能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高度一致;在工作中,不同的团队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但最终都完成了同一个目标。
三、使用示例
示例 | 解释 |
两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真是异曲同工。 | 表示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 |
这幅画和那幅画风格迥异,但主题表达非常相似,可谓异曲同工。 | 强调风格不同,但内容一致。 |
他虽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自学成才,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样出色,堪称异曲同工。 | 表示途径不同,成就相同。 |
四、常见误用提醒
- 误用1:把“异曲同工”理解为“完全相同”,其实它强调的是“不同中的一致”。
- 误用2:用于形容两个人完全一样,而非方法或结果的相似性。
- 正确用法:应突出“不同”的前提下,达到“相同”的结果。
五、总结
“异曲同工”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深刻理解。它鼓励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只要目标一致,就能取得相似的结果。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