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是啥意思】“纳粹”是一个历史术语,源自德语“Nazi”,全称为“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即“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个政党由阿道夫·希特勒于1920年创立,并在1933年通过政治手段上台,最终成为德国的执政党。纳粹主义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其思想核心包括对雅利安人种的优越性信仰、对犹太人及其他少数群体的迫害,以及对战争与扩张的推崇。
以下是对“纳粹”的简要总结:
“纳粹”一词最初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简称,后来被用来指代该党的成员及其政策。纳粹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主导了德国,并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数千万人丧生,尤其是犹太人、吉普赛人、残疾人等群体遭受大规模屠杀。如今,“纳粹”已成为极端主义、种族仇恨和法西斯主义的代名词。
纳粹简要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纳粹 |
德语名称 |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 |
创立时间 | 1920年 |
创始人 | 阿道夫·希特勒 |
政治立场 | 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极权主义 |
主要目标 | 建立以雅利安人为核心的“新秩序” |
重要事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Holocaust) |
结束时间 | 1945年二战结束,纳粹德国战败 |
现代含义 | 泛指极端右翼、种族歧视和法西斯主义 |
小结
“纳粹”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组织的名称,它代表了一种极端意识形态,曾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了解纳粹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平、民主与人权的重要性。